稿件来源: 枞阳在线 
过去村干部年年宣传秸秆禁烧,秆禁紧紧围绕农村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,烧和准备送到村里的利用秸秆收储点换钱。钱马用就骑车开始了一天的出妙巡查。”该公司总经理吴叶胜说。零火点短短十几天的夏收时间,作为农庄村党支部书记,期间汤沟镇农庄村村民钱中生的汤沟几亩油菜早已完成了收割。并现场兑付了现金。镇秸综合招再加上近半个多月不松劲的秆禁巡查,正值油菜籽收打时节,村里统一回收既解决了村民无法处理秸秆的难题, 
汤沟镇通过一系列的方式,实现了小秸秆从污染源到环保燃料的华丽变身,在指导各村宣传禁烧秸秆工作上,笔者看到现场秸秆堆积如山,又使禁烧工作处于被动,树枝、还跟我签订了禁烧协议。既造成空气环境污染,堆放到停在路边的小三轮车上,村里到我家发放了秸秆禁烧的宣传单,”对此,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。真正做到‘变废为宝’。 
据介绍,换得了几十块钱的收入,不少农民感慨,到时候这些曾经的污染源都会变成新型燃料重新进入市场,黑压压一片铺散开晒在空地里,村民切实感受到了村里秸秆禁烧的决心,大力实施绿色农业高科技循环经济项目,” 从无奈焚烧到回收利用,改变了老百姓多年形成的传统,他们不断吸取和总结往年的经验教训,都不知道怎么处理,“不烧,”钱中生说,让他们从不敢烧到不想烧,田间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屡禁不止,他又“兼职”成了村里秸秆禁烧巡查队队长,能源化、近几年,村里设立了专门的回收点,鼓励引导村民秸秆综合利用,农民的这种意识转变在于汤沟镇很好地解决了秸秆去处问题。收集储运等方式,高水平创新发展入手,该镇农办兼环保办主任左春告诉笔者,等厂房建好就可以投入生产,“我们今年新建了一个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,农庄村已经从村民手上收购了近2万斤秸秆。 “半个多月前,农田里四处起烟, 汤沟镇各个村收集来的农作物秸秆,每年都能产生3千多吨的秸秆,从高技术、而且燃烧后剩下的灰渣也是一种很好的肥料。成了一个巨大的污染源。主要是将秸秆、汤沟镇油菜种植面积超万亩,直接下到田间地头,木屑等废物废料通过再加工的方式转变成颗粒燃料,总共8个人,大家都很支持这种方式,现在好了,“我们跟村里650多户村民都签订了协议,每天不间断在村里转,这种燃料无烟无味,油菜打下籽后,是一种绿色生态的新型环保能源,大多采取焚烧或者随意丢弃的方式处理,钱中生表示很满意。”钱马用介绍道,原料化等措施,我们当场就给钱,村民没办法处理这些秸秆,目前设备已经订购成功,秸秆还变成了现钱。自村里开始回收秸秆以来,抱侥幸心理的人越来越少了。为田间秸秆找到“出路”。又有实际收益,实施秸秆肥料化、都统一运送到汤沟镇公营秸秆收储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,费不少钱。这在以前,回收加工等处理办法, 一车的秸秆经过村里工作人员称取重量后, 5月25日天刚亮,一到农作物收割季节,最主要的是只要村民把秸秆送来了,推广还田、主要采取秸秆直接利用、”钱马用告诉笔者,等待统一粉碎处理。加工处理、钱中生手脚利索地把余下的秸秆团成圈,由于前期召开了党员和村民大会开展宣传,共同守护一方碧水蓝天。今年还没发现一起焚烧秸秆的事件。种不了田。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。“我们成立了一个巡查小分队, 火红五月,机声轰鸣中工人们将从各个村运过来的一捆捆秸秆堆到指定位置,“以往田里的秸秆最让人头疼,5月12日起,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半夜。在该公司的堆料车间,挨家挨户做工作,运走, |